進入成家立業的年紀之後,身邊也有越來越多朋友開始晉升人父人母,緊接而來的疑問就是
「我家寶寶出生之後也要規劃保險,有沒有什麼地方是要特別注意的?」
「小朋友只要醫療險跟意外險就夠了吧?」
「寶寶會得癌症跟發生失能的機率太低了,不用保這些啦。」
以上是實務上真的常常被各位爸爸媽媽問到的,有正確答案嗎?其實因人而異,有人覺得小朋友不用保太多,也有人認為寶寶要有完整的保障。
而我通常會建議爸爸媽媽這3個思考方向
迷思1.好好照顧寶寶,其實要住院/得癌症/會失能的機率不高,簡單保就好?
風險的發生從來都不是機率,只有「遇到」跟「沒遇到」。
不少人投保總是用「機率」來衡量規劃與否,只是生病或受傷真的是機率問題嗎?
生病就是生病了,醫生說需要住院、動刀、用藥,難道醫生因為這個疾病發生機率只有30%,所以我們要住的單人房費用只要付30%、只用30%的的醫藥資源嗎?
如果嚴重到失能的狀況,需要看護就是需要了,看護費用或是機構照護費用只有30000元/月起跳,還會看我們這個失能狀況發生的機率......給折扣嗎?
當然不是!該要有的醫療或照護費用,一樣都不會少!因為「遇到了就是遇到了」,只有0跟1而已。
而我們要衡量的就是,一旦發生在我們身上,我們的經濟能力是否能夠承擔,如果可以,那麼表示我們可以不需要保險 (不過很多有錢人都會想要花小錢省大錢),如果不行,我們勢必需要透過保險來轉嫁風險。
迷思2.小朋友的醫療費不貴,遇到了也付得起? (但是小孩住單人房跟大人住是一樣多錢,小孩罹癌一樣要破百萬的醫藥費)
曾經有小客戶因為流感發燒而緊急住院,當時萬分緊張的媽媽問我說,
「現在我在醫院的急診室,院方說現在沒有健保房了,只有一天要7700的單人房,我的保險夠不夠用?」(還好規劃的額度夠用,所以跟媽媽說放心可以住)
這時候應該沒人會反問「小孩住院沒有病房費打折哦」?
幼兒罹癌的項目最多是血癌,其次腦瘤、惡應淋巴癌、神經母細胞瘤、骨癌、惡性軟組織肉瘤,費用都是上百萬在算,我們能馬上承擔這樣的金錢給孩子最好的治療嗎?
迷思3.只要補貼小孩住院的費用就好,額度少一點沒關係
然而爸媽請假照顧小孩的隱形損失,會不會反而比醫藥費更高呢?(損失薪水約1000~3000元/日之類的)
這位案例媽媽超有保險觀念的,寶寶一出生就馬上投保,寶寶才不到三個月,就因為超大呼吸聲+痰音嚇到媽媽,趕緊帶小孩去看醫生,沒想到就......住院了。媽媽只好放下工作,跟著寶寶在醫院待了7天,直到寶寶康復回家。
雖然實際醫療開銷不到1600元,理賠金一共卻申請了約45000元,媽媽說還好沒有拖到寶寶投保的時間,才能有一筆理賠金可以申請。而且請了7天假,真的有影響到收入(換算媽媽的日薪約2000元),還好理賠金夠多,其實都是補貼媽媽請假的收入損失。
如果以上觀念,爸爸媽媽們都可以接受了,接下來擔心的大概就是,寶寶的保費會不會因為規畫完整就要很貴呢?
一般來說如果要有完整的醫療、意外、癌症、失能給付,
完整規劃「旗艦版」的年繳保費大約是23000~25000元,
若是預算不足,中階的「經濟版」年繳保費約20000~23000元,
精簡的「小資版」年繳保費約17000~19000元。
(預算再不足的爸媽也不用緊張,先求有再求好的漸進式規劃,也是可以的)
詳情可參閱 寶寶投保3方案,保費超划算
對我的文章有興趣,歡迎關注我或是一起討論唷!
保單健診、保險規劃
個人保險、員工保險
歡迎來信/來電/LINE諮詢
EMAIL:sandhipan0125@gmail.com
LINE ID/PHONE:0972024235
關於作者 / 教你保好險
在清大、台大都是讀理工科系
待過工研院、又考進桃園捷運公司
最後決定不務正業,從事保險規劃服務
理工科系的毛病就是一定要眼見為憑
所以很想分享更多保單條款、保險觀念、實務經驗
教你保好險 ~ 就這樣誕生囉